西充:“医”路无忧 增进群众健康福祉
西充:“医”路无忧 增进群众健康福祉
西充:“医”路无忧 增进群众健康福祉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6日电 (廖桂华(liàoguìhuá))近年来,西充县始终坚持以人民(rénmín)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聚焦基层医疗提质(tízhì)增效、健康服务暖心惠民、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等领域(lǐngyù)多点发力,持续增进群众健康福祉。
优质医疗资源直达基层(jīcéng)
“报告显示病人恢复得很好,再住院观察(guānchá)两天就可以出院了哈。”近日,在西充县义兴中心(zhōngxīn)卫生院(西充县第二人民医院(yīyuàn)),侯大爷家属听完医生的话后松了口气。
西充县义兴中心卫生院(西充县第二人民医院(yīyuàn))CT影像室(shì),群众正在做CT检查。廖桂华 摄
今年78岁(suì)的侯大爷家住南部县建兴镇(zhèn)(zhèn)刘三坝村,与西充县义兴镇相邻,前不久因不慎摔倒致脑挫伤出血,医生建议保守治疗。由于家离西充县城、南部县城均较远,得知义兴中心卫生院今年有了CT设备(shèbèi),家属决定将侯大爷转到该院治疗。“在乡镇就能做CT,既少跑路又节约钱,现在看病(kànbìng)真是方便!”侯大爷感叹。
“我院服务区域辐射西充、南部15个乡镇。”该院院长王建说,近年来(jìnniánlái),该院不断加强科室建设和人才培养,现已开设17个临床科室、6个医技科室和23个功能(gōngnéng)科室,普外科成功创建省级基层特色专科;配备(pèibèi)电子(diànzi)腹腔镜、三维彩超、CT等设备,诊疗能力显著提升。
近年来,该县围绕“让(ràng)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路”“大病在(zài)县级、小病在基层”目标,不断推动(tuīdòng)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提质增效。近5年来,该县累计投入11.35亿元,全面优化县、镇、村(cūn)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和医疗装备;建成义兴、太平、双凤、多扶4个县域医疗卫生次(cì)中心,夯实区域医疗核心力量;以县人民医院牵头,整合(zhěnghé)全县公立医疗机构成立医共体总医院,通过技术下沉、资源共享等(děng)举措,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直达基层。同时,强化数字赋能(fùnéng),在基层机构部署AI辅助诊疗、语音外呼、传染病监测预警三大系统,让人工智能(réngōngzhìnéng)服务于医患两端。
推广(tuīguǎng)“互联网+护理上门”服务
“吴护士,谢谢了,你雨天还(hái)能及时赶来!”近日,家住(jiāzhù)西充县城的张大爷家属握住西充县人民医院护士吴秋的手,连声道谢。张大爷长期卧床,近日急需更换尿管。得知该院开设“护理(hùlǐ)上门”特色服务后,其(qí)家人通过手机预约。当天,吴秋电话评估病情后立即冒雨奔赴患者家中,不到10分钟便解决(jiějué)了患者的医疗需求。
这样的暖心服务(fúwù)得益于(déyìyú)西充县(xīchōngxiàn)人民医院去年12月创新推出的“互联网+护理上门”服务。该项服务通过数字化(shùzìhuà)平台将优质(yōuzhì)护理资源(zīyuán)延伸至家庭(jiātíng),主要为失能老人、孕产妇、术后康复患者等(děng)特殊群体提供照护。患者只需关注“西充县人民医院健康服务号”微信小程序,点击“护理上门服务”一键预约,在家就可接受管道护理、伤口造口护理等13项专业护理服务。医院还建立了“院前评估-现场执行-后期记录-全程监测”的闭环管理体系,所有操作数据实时上传至医院信息系统,确保医疗质量安全可追溯。
西充县人民(rénmín)医院的创新(chuàngxīn)实践正是西充将(jiāng)健康实事办到(bàndào)群众“心坎上”的生动缩影。2024年(nián),该县完成两癌筛查6426人,婚检2311对、孕检3774人,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1059人、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义诊筛查)19116人,消化道早癌筛查2450人。落实计生奖特(jiǎngtè)扶资金2259.78万余元、惠及14313人。完成1300名失能老年人上门(shàngmén)健康服务。建成普惠性托位240个。落实卫生扶贫救助基金45万余元,惠及269人次;1.8万名重点人群(rénqún)享受(xiǎngshòu)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惠及28000余人次,减免医疗费用120余万元,切实(qièshí)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nénglì)达100%
近日,西充县中医医院组织医护人员走进虹溪幼儿园,开展主题为“感受中医药(zhōngyīyào)魅力,呵护儿童健康成长”的(de)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
近日,西充县(xīchōngxiàn)中医医院(zhōngyīyīyuàn)走进该县虹溪幼儿园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 西充县中医医院供图
据悉,今年1至5月,该院累计开展中医(zhōngyī)药文化进(jìn)机关、进社区(jìnshèqū)、进乡村、进养老院、进学校、进家庭活动10余场,惠及群众8000余人次,营造了“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jìnniánlái),西充县围绕中医药强县目标,以中医药文化传承(chuánchéng)为核心,积极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
在人才培育方面,实施“名老中医(zhōngyī)师承工程”,遴选青年骨干拜师“名老中医”,通过“经典研读+临床跟诊+科研攻关”传承中医诊疗经验;组建县域中医药(zhōngyīyào)适宜技术推广(jìshùtuīguǎng)团队,培训基层医护人员掌握推拿、针灸等60余项中医技术;构建“1+24+N”中医药服务体系(1家县中医院、24家基层机构、N个(gè)民营和村(cūn)卫生室服务点),实现中医药服务网络县域内全覆盖(fùgài),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达到(dádào)100%。
在文化传承方面,打造“中医(zhōngyī)药文化夜市”品牌,通过义诊、特色诊疗、养生展示等将医疗服务和(hé)健康生活理念送到群众身边;西充县(xīchōngxiàn)中医医院联合西充县融媒体中心推出《中医大讲堂(dàjiǎngtáng)》,邀请名老中医开通线上问诊;研制推出乌梅清暑汤、利咽生津汤等代茶饮,通过门诊(ménzhěn)发放、社区推广惠及群众。此外,该县还推行“粮药轮作”“粮药套作”模式,种植川芎、黄精(huángjīng)、丹参(dānshēn)、泽泻、麦冬等中药材2.2万亩。(完)
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6日电 (廖桂华(liàoguìhuá))近年来,西充县始终坚持以人民(rénmín)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聚焦基层医疗提质(tízhì)增效、健康服务暖心惠民、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等领域(lǐngyù)多点发力,持续增进群众健康福祉。
优质医疗资源直达基层(jīcéng)
“报告显示病人恢复得很好,再住院观察(guānchá)两天就可以出院了哈。”近日,在西充县义兴中心(zhōngxīn)卫生院(西充县第二人民医院(yīyuàn)),侯大爷家属听完医生的话后松了口气。
西充县义兴中心卫生院(西充县第二人民医院(yīyuàn))CT影像室(shì),群众正在做CT检查。廖桂华 摄
今年78岁(suì)的侯大爷家住南部县建兴镇(zhèn)(zhèn)刘三坝村,与西充县义兴镇相邻,前不久因不慎摔倒致脑挫伤出血,医生建议保守治疗。由于家离西充县城、南部县城均较远,得知义兴中心卫生院今年有了CT设备(shèbèi),家属决定将侯大爷转到该院治疗。“在乡镇就能做CT,既少跑路又节约钱,现在看病(kànbìng)真是方便!”侯大爷感叹。
“我院服务区域辐射西充、南部15个乡镇。”该院院长王建说,近年来(jìnniánlái),该院不断加强科室建设和人才培养,现已开设17个临床科室、6个医技科室和23个功能(gōngnéng)科室,普外科成功创建省级基层特色专科;配备(pèibèi)电子(diànzi)腹腔镜、三维彩超、CT等设备,诊疗能力显著提升。
近年来,该县围绕“让(ràng)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路”“大病在(zài)县级、小病在基层”目标,不断推动(tuīdòng)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提质增效。近5年来,该县累计投入11.35亿元,全面优化县、镇、村(cūn)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和医疗装备;建成义兴、太平、双凤、多扶4个县域医疗卫生次(cì)中心,夯实区域医疗核心力量;以县人民医院牵头,整合(zhěnghé)全县公立医疗机构成立医共体总医院,通过技术下沉、资源共享等(děng)举措,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直达基层。同时,强化数字赋能(fùnéng),在基层机构部署AI辅助诊疗、语音外呼、传染病监测预警三大系统,让人工智能(réngōngzhìnéng)服务于医患两端。
推广(tuīguǎng)“互联网+护理上门”服务
“吴护士,谢谢了,你雨天还(hái)能及时赶来!”近日,家住(jiāzhù)西充县城的张大爷家属握住西充县人民医院护士吴秋的手,连声道谢。张大爷长期卧床,近日急需更换尿管。得知该院开设“护理(hùlǐ)上门”特色服务后,其(qí)家人通过手机预约。当天,吴秋电话评估病情后立即冒雨奔赴患者家中,不到10分钟便解决(jiějué)了患者的医疗需求。
这样的暖心服务(fúwù)得益于(déyìyú)西充县(xīchōngxiàn)人民医院去年12月创新推出的“互联网+护理上门”服务。该项服务通过数字化(shùzìhuà)平台将优质(yōuzhì)护理资源(zīyuán)延伸至家庭(jiātíng),主要为失能老人、孕产妇、术后康复患者等(děng)特殊群体提供照护。患者只需关注“西充县人民医院健康服务号”微信小程序,点击“护理上门服务”一键预约,在家就可接受管道护理、伤口造口护理等13项专业护理服务。医院还建立了“院前评估-现场执行-后期记录-全程监测”的闭环管理体系,所有操作数据实时上传至医院信息系统,确保医疗质量安全可追溯。
西充县人民(rénmín)医院的创新(chuàngxīn)实践正是西充将(jiāng)健康实事办到(bàndào)群众“心坎上”的生动缩影。2024年(nián),该县完成两癌筛查6426人,婚检2311对、孕检3774人,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1059人、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义诊筛查)19116人,消化道早癌筛查2450人。落实计生奖特(jiǎngtè)扶资金2259.78万余元、惠及14313人。完成1300名失能老年人上门(shàngmén)健康服务。建成普惠性托位240个。落实卫生扶贫救助基金45万余元,惠及269人次;1.8万名重点人群(rénqún)享受(xiǎngshòu)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惠及28000余人次,减免医疗费用120余万元,切实(qièshí)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nénglì)达100%
近日,西充县中医医院组织医护人员走进虹溪幼儿园,开展主题为“感受中医药(zhōngyīyào)魅力,呵护儿童健康成长”的(de)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
近日,西充县(xīchōngxiàn)中医医院(zhōngyīyīyuàn)走进该县虹溪幼儿园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 西充县中医医院供图
据悉,今年1至5月,该院累计开展中医(zhōngyī)药文化进(jìn)机关、进社区(jìnshèqū)、进乡村、进养老院、进学校、进家庭活动10余场,惠及群众8000余人次,营造了“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jìnniánlái),西充县围绕中医药强县目标,以中医药文化传承(chuánchéng)为核心,积极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
在人才培育方面,实施“名老中医(zhōngyī)师承工程”,遴选青年骨干拜师“名老中医”,通过“经典研读+临床跟诊+科研攻关”传承中医诊疗经验;组建县域中医药(zhōngyīyào)适宜技术推广(jìshùtuīguǎng)团队,培训基层医护人员掌握推拿、针灸等60余项中医技术;构建“1+24+N”中医药服务体系(1家县中医院、24家基层机构、N个(gè)民营和村(cūn)卫生室服务点),实现中医药服务网络县域内全覆盖(fùgài),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达到(dádào)100%。
在文化传承方面,打造“中医(zhōngyī)药文化夜市”品牌,通过义诊、特色诊疗、养生展示等将医疗服务和(hé)健康生活理念送到群众身边;西充县(xīchōngxiàn)中医医院联合西充县融媒体中心推出《中医大讲堂(dàjiǎngtáng)》,邀请名老中医开通线上问诊;研制推出乌梅清暑汤、利咽生津汤等代茶饮,通过门诊(ménzhěn)发放、社区推广惠及群众。此外,该县还推行“粮药轮作”“粮药套作”模式,种植川芎、黄精(huángjīng)、丹参(dānshēn)、泽泻、麦冬等中药材2.2万亩。(完)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