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户外观鸟、捉虫,武汉流行带孩子“培优”自然课
去户外观鸟、捉虫,武汉流行带孩子“培优”自然课
去户外观鸟、捉虫,武汉流行带孩子“培优”自然课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30日讯(记者杨佳峰)去户外(hùwài)观鸟、捉虫,观察植物生长,认识大自然神奇,已(yǐ)悄然成为武汉家长带孩子的必修课。“六一”前夕,不少小学生已有自己(zìjǐ)的户外学习计划,不是语数外培优(péiyōu)课,而是“培优”自然课。
孩子们在父母的(de)带领下,夜晚(yèwǎn)在武汉郊外观察昆虫和蜘蛛捕食。通讯员陈雪岚 摄
这个“六一”,来自水果湖第一小学(xiǎoxué)的(de)锦霖(jǐnlín)同学,已报名(bàomíng)参加一场由研学机构组织的观鸟活动,一起报名的还有20余名小学生。他们将在自然研学导师带领下,到位于汉口江滩二期的“魔术林”,寻找一种叫作白眉姬鹟的不太常见的鸟。
锦霖说,这已是他(tā)今年参加的第5场观鸟活动,之前他连麻雀都认不清,现在已能识别50种(zhǒng)以上鸟类。
“以前要仔细观察才能(néng)识别的鸟类,如今一晃飞过也能看出它的特征,准确说出(shuōchū)名字。”锦霖说,他不仅增加了关于鸟类的知识,因长时间(zhǎngshíjiān)户外望远,视力也变好了。
锦霖父亲说,除观鸟活动(huódòng)外(wài),锦霖还参加了8场湿地动植物科普、溯溪徒步等周末活动。今年春节参加了长白山冰雪旅游,夏天还准备赴祁连山保护区寻找雪豹。这(zhè)主要得益于国家素质教育政策,能让(ràng)孩子有时间和精力走进自然,让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课改后,自然知识成了科学课的(de)一部分,成为小学生的必修内容。一位(yīwèi)家长告诉记者,她(tā)经常和几位家长结伴带孩子出游,目的就是“培优”孩子的自然课。
孩子们在父母的带领下,夜晚(yèwǎn)在武汉郊外观察昆虫和蜘蛛捕食(bǔshí)。通讯员陈雪岚 摄
武汉学知研学推出多个自然(zìrán)博物研学产品(chǎnpǐn),连续开展主题为“自然花语”的观察活动,深受孩子们的欢迎。该(gāi)机构负责人说,现在周末亲子自然博物课的参加人数逐年增长(zēngzhǎng),和去年比,今年参与人数增长了30%以上。
此外,博物馆(bówùguǎn)也成了孩子探索自然的地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wǔhàn))逸夫博物馆珍藏有大量(dàliàng)远古动植物化石,也引来越来越(yuèláiyuè)多的打卡青少年。该馆每年参观人数都以10.2%增长,每年参观的儿童在8.2万人以上。
“亲近、走近和观察大自然,这种自然课‘培优’很有必要。”武汉市新河街学校校长祝正洲(zhùzhèngzhōu)说(shuō),现在孩子,尤其是(shì)城市里的孩子,接触大自然机会变少,对常见的瓜果蔬菜、虫鱼鸟兽可能(kěnéng)都不认识,而这恰是孩子们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对自然的探索能点燃孩子们内心对科学的热爱(rèài)。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