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山东擘画国际合作新愿景 718对友城架起对外开放金桥

体育正文 148 0

山东擘画国际合作新愿景 718对友城架起对外开放金桥

山东擘画国际合作新愿景 718对友城架起对外开放金桥

中新网(zhōngxīnwǎng)济南5月30日(rì)电(李欣 王采怡 李明芮)历时(lìshí)5天的“2025山东国际友城合作交流周”30日正式落幕,来自47个(gè)国家120余个省、州、市的近900名(míng)外宾相聚齐鲁,细数友城间经贸互联、文化互通、教育互鉴的累累硕果,洽谈(qiàtán)未来产业协同、科技共研、民生共享的合作蓝图,跨山越海的718对国际友好城市正迸发出更强劲的动能。 5月(yuè)27日,“2025山东(shāndōng)国际友城合作交流周”启动。李明芮 摄 在交流(jiāoliú)周伊始,山东省委(shāndōngshěngwěi)书记林武就表示,希望(xīwàng)以此次友城周为契机,与各位朋友一道,携手共拓地方交流空间、共筑经贸合作基石、共辟(gòngpì)产业升级路径、共走绿色发展道路、共织民心相通纽带,以双向奔赴共创友城美好未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友城力量。 从港口联动到产业共融 经贸合作(jīngmàohézuò)架起金桥 作为沿黄经济带与(yǔ)环渤海经济圈的(de)战略交汇点,山东凭借贯通海陆的区位优势、富集多元的资源(zīyuán)禀赋、蓬勃向上的科创(kēchuàng)活力与完备坚实的产业体系,构建起独具吸引力的开放合作生态。在这片充满机遇的热土上,现代农业向智慧化升级,信息技术驱动数字经济浪潮,装备制造迈向高端化发展,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的图景正徐徐展开,吸引着全球友城伙伴纷至沓来(fēnzhìtàlái),共探(gòngtàn)合作新篇。 从全景式的(de)(de)城市形象展示,到沉浸式的企业实地参访,从精准高效的对接洽谈,到成果丰硕的项目签约,友城周系列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成为深化国际友城交流合作的坚实(jiānshí)纽带。 随着一份(fèn)份协议书、意向书、备忘录的签署,山东国际友城数量跃升至718对,覆盖全球107个国家(guójiā)。 友城合作从港口联动到产业共融,从设施互通(hùtōng)到要素共济,这些跨越山海的“牵手”,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能。19对省市(shěngshì)友城集中签署合作协议的场景也(yě)被与会(yùhuì)各界人士誉为本届交流周的高光时刻。 “在近200家中外企业(qǐyè)参与的友城企业对接(duìjiē)洽谈会上,我们特别设置了‘一对一’洽谈区域,配备多语种(duōyǔzhǒng)翻译,让合作更高效。”在友城企业对接洽谈会中,山东省商务厅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处处长(chǔchùzhǎng)伍建国介绍,此次会议收集外方(wàifāng)70家企业60余项合作需求,吸引超100家山东企业积极响应,涉及现代农业、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5月27日,友城企业对接洽谈会举办。王采怡 摄(shè) 更值得一提的是(shì),今年还是中国—太平洋(tàipíngyáng)岛国(dǎoguó)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成立(chénglì)三周年。该中心是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成立的第一个多边合作平台。9个太平洋岛国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汇聚山东聊城,与中方交流乡村治理和脱贫减贫经验,探索合作新机遇。 作为东部经济大省,山东通过友城(yǒuchéng)渠道累计促成合作项目超万个,带动投资超万亿元(人民币,下同(xiàtóng))。青岛港与约旦亚喀巴港的(de)港口联动,潍柴集团并购(bìnggòu)德国凯傲集团,建设齐鲁(柬埔寨)经济特区,山东的友城合作已形成“引进来”与“走出去”的良性循环。 面向未来,山东将进一步完善常态化(huà)交流机制,拓展(tuòzhǎn)经贸合作领域,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用好人文交流平台,更好促进文明互鉴(hùjiàn)、实现互利共赢。 从青年交流到(dào)文化交流 文明对话架起“心桥” 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fāyuándì),山东将文明互鉴融入友城(yǒuchéng)交往血脉,通过文化载体创新与(yǔ)现代科技赋能,让“仁义礼智信”的东方智慧在海外落地生花。 在友城交流周期间,文化交流活动(jiāoliúhuódòng)丰富多彩,来自韩国、摩洛哥、罗马尼亚等国家的青年代表齐聚山东淄博,共叙与山东的缘分,诠释“文明互鉴(hùjiàn)”的时代(shídài)内涵。 5月28日,2025山东国际友城合作交流(jiāoliú)周期间,外籍(wàijí)青年学习书法。李明芮 摄 “行走在济南的(de)老街巷,仿佛能触摸到齐鲁文化的肌理;淄博传统工艺与现代活力交织,让(ràng)我看到古老土地(tǔdì)的新生力量。”韩国青年白瑞禧感慨道,青年一代应成为(chéngwéi)文明互鉴的使者,她想把山东的历史厚度与发展温度,讲给世界听。 “在山东学习生活的(de)(de)8年(nián),让我真切触摸(chùmō)到‘好客山东’的底蕴,山东如今吸引着全球青年在此汇聚。”在塔吉克斯坦青年施鲁资眼中,山东不仅以开放姿态吸纳国际人才,更以跨越千年的文明积淀,为世界青年提供一扇感知中国的窗,架起各文明沟通的“心桥”。 而据公开信息(xìnxī)显示(xiǎnshì),目前,山东已(yǐ)在20余个友城建立“尼山书屋”和“山东之窗”,将《论语》等典籍与现代科技成果结合,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空间。世界各地的“尼山书屋”每年举办多场文化交流活动,“以书为(yǐshūwèi)媒”传递中华文化(zhōnghuáwénhuà)魅力,是当地民众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山东真诚邀请世界各国朋友来(lái)齐鲁大地走一走、看一看(kànyīkàn),在行走中感知山东、读懂中国。 从联合办学到科研协同 教育合作(hézuò)跨越国界 山东始终将教育合作(hézuò)作为友城交流的核心引擎,通过多层次、宽(kuān)领域的国际教育协作,构建起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的全球网络。2025年,山东省持续深化与国际友好城市教育合作,共建覆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jīchǔjiàoyù)的多层次中外联合办学体系(tǐxì)。 在人才培养方面,鲁东大学与韩国蔚山大学共建“鲁东大学蔚山船舶与海洋学院”,采用中韩双导师制培养适应(shìyìng)现代海工装备需求(xūqiú)的国际化人才;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与韩国唐津新星大学合作(hézuò)开展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专科教育合作办学项目,为(wèi)日照韩资汽车企业培养了一批语言(yǔyán)与技能融通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科研协作同样成果丰硕,山东农业大学与中东欧友城共建“中国—中东欧国家现代农业科教创新联盟(liánméng)”,其研发的(de)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已在匈牙利帕克斯市、塞尔维亚帕利卢拉市等友城落地,通过(tōngguò)精准灌溉和病虫害预警技术,提升当地农业产值。德州与荷兰(hélán)韦斯特(wéisītè)兰市合作建设的“智慧农业大棚”项目,引入荷兰智能温控技术,实现番茄年产量提升,成为(chéngwéi)中荷农业技术合作的典范。 1979年,青岛与日本下关市跨越山海,缔结为山东(shāndōng)首对友好城市。46年间,齐鲁大地(qílǔdàdì)以(yǐ)(yǐ)开放为笔、以合作为墨,在世界版图上不断勾勒新的友谊连线。如今,山东的“国际朋友圈”持续扩容升级,718对友好城市星罗棋布于全球版图,见证着山东以开放胸襟拥抱(yōngbào)世界、以务实合作共谋发展,绘就出一幅气势恢宏的国际合作新画卷。 在山东大学(shāndōngdàxué)外国语学院教授李彦文看来,“2025山东国际(guójì)友城合作交流周”系列活动是山东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de)重要举措,具有促进国际化合作、优化对外开放布局、提升开放平台能级的重要意义(yìyì)。 “山东40多年的友城合作(hézuò),在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取得了(le)众多成就。”李彦文说,通过国际友城的合作与交流,山东地方特色文化和(hé)产品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促进了人才和技术的双向流动,也为山东与国际友城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完(wán))
山东擘画国际合作新愿景 718对友城架起对外开放金桥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