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扎根大山写答卷,情系新寨焕新颜

体育正文 194 0

扎根大山写答卷,情系新寨焕新颜

扎根大山写答卷,情系新寨焕新颜

走进广西百色市田林县高龙乡新寨村,3800多亩糖料蔗(zhè)拔节(bájié)生长、翻涌绿浪,村部屋顶67千瓦分布式光伏(guāngfú)发电板在阳光下泛起熠熠蓝光,农家书屋里暑期返乡的孩子(háizi)们捧着崭新的读本笑逐颜开(xiàozhúyánkāi)。自2023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委机关干部杨岳主动(zhǔdòng)请缨接过乡村振兴“接力棒”,从专职纪检监察干部转变为桂西边陲山村第一书记(dìyīshūjì),转变的是身份和岗位,不变的是使命和担当。两年间,杨岳用脚步丈量民生民情,以实干破解发展难题,将一桩桩“心头事”办成(bànchéng)了村民交口称赞的“暖心事”,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驻村工作答卷。 枝叶(zhīyè)关情,“铁脚板”踏出民情图 杨岳(yángyuè)的驻村工作法朴素而扎实。两年(liǎngnián)来,他穿山越岭,入户遍访,笔记本上(shàng)记满了209户村民的“急难愁盼”:平爱屯(píngàitún)油茶基地雨季运输困难,弄庭湾屯枯水期饮水告急,高龄老人养老认证不便,留守在村青少年沉迷手机……这些“问题清单(qīngdān)”都化作了“为民办实事”的行动指南。 杨岳争取(zhēngqǔ)帮扶资金97万元,硬化油茶基地产业路1.9公里,打通(dǎtōng)“主动脉”,完善“微循环”,为沿路群众发展山茶油、糖料(tángliào)蔗、杉木林产业提供了极大便利;他奔走争取兴建水利项目(xiàngmù),新建水池(chí)及过滤池3个、铺设管网近(jìn)3公里,使得旱季清泉顺利流入百姓农家院;他带领驻村工作队变身“移动服务站”,上门为高龄老人办理养老社保待遇认证,联系乡卫生院到村开展重阳节健康义诊,联合广西红十字会向(xiàng)监测户、低保户发放(fāfàng)爱心捐赠物资;他创建临时团支部,组织暑期返乡学生开展“七彩夏日润童心”系列团建活动,并连续两年(liǎngnián)累计为31名应届毕业中学生举办集体升学礼。 平塘屯独居老人吴莲英原有的简易厕所因灾(yīnzāi)受损,如厕难题成(tíchéng)了她的生活困扰。得知情况后,杨岳立即(lìjí)向上级争取闲置的移动板房厕所,并驱车往返三十公里将材料运输安装到位。老人抹着泪感激地说:“杨书记是真把(bǎ)老百姓的事情记心上,把我们这些村民当亲人!” 杨岳入户了解监测户生产生活情况(qíngkuàng)。卞先银 摄 因地制宜,“甜产业(chǎnyè)”结出致富果 乡村(cūn)振兴(zhènxīng),产业(chǎnyè)是关键发力点。新寨村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发展呈现“散、小、弱”的(de)困局。新寨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下定决心改变过去主要依靠种植玉米、养殖生猪的传统,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以发展村集体经济为突破口,带领村民从“甜蜜产业”里找出路。 杨岳到任后,通过(tōngguò)实施“书记领办”项目,协调(xiétiáo)流转16亩闲置(xiánzhì)土地用于村集体自主经营种植糖料蔗,首年便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4万元。同时,组织开展技术培训、良种(liángzhǒng)推广和科学种植,与糖厂开展订单农业,打消了群众“种出来卖不掉”的后顾之忧。 在村集体带动下(xià),蔗(zhè)农从2017年(nián)最初的(de)10多名党员户发展到全村130余户农户(含脱贫监测户18户),糖料蔗种植面积达(dá)3800多亩。如今,一到榨季,新寨村(xīnzhàicūn)田间地头一捆捆糖料蔗整齐排列,满载甘蔗的货车接连不断将“甜蜜”原料源源不断地送往糖厂。今年榨季,新寨村糖料蔗产值首次突破700万元,蔗农户均收入5万多元,带动劳动力务工收入1.1万余元。 新寨村(xīnzhàicūn)“书记领办”村集体经济糖料蔗种植示范区。卞先银 摄 善治善为(shànwèi),“小积分”撬动大变革 “纠纷化解计5分,庭院美化(měihuà)奖10分!”在新寨(zhài)村“爱心超市”,当地村民兴高采烈地用积攒的公益积分兑换米面(mǐmiàn)粮油等生活用品。据悉,新寨村根据上级下拨经费情况并结合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每年安排不低于8000元奖励(jiǎnglì)额度用于“爱心超市”积分兑换。 “小积分”兑换“大文明(wénmíng)”,“小项目”带(dài)动“大转变”。杨岳以“积分评议(píngyì)、公益兑换”为切入点,以“党员示范、全民参与”为着力点,以“党建引领(yǐnlǐng)、基层善治”为落脚点,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到环境整治、纠纷调解、技能学习、移风易俗等(děng)人居环境建设和乡风文明涵养过程中(zhōng)。在群众的(de)(de)积极响应下,新寨村成功实施院落整治美化、村屯道路硬化、排污沟渠净化和太阳能路灯亮化等一批推进人居环境改善和庭院经济发展的惠民工程,形成了“一户带一片、一片带全村”的示范效应,激活了乡村治理的“一池春水”。 走在今日新寨,一幅(yīfú)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甜蜜画卷正在山村悄然舒展。提起新寨村的喜人变化(biànhuà),村支书董泽华感慨万千:“以前的新寨村是去县城要四五个小时车程的偏僻(piānpì)山村,下雨(xiàyǔ)泥巴路,出门都犯愁。现在,咱们新寨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红旗村、文明村,日子是越过越舒坦(shūtǎn)!” 如今,杨岳第一书记的(de)两年任期届满,已重新(chóngxīn)回到监督执纪执法(zhífǎ)岗位。他的驻村答卷上没有豪言壮语,有的是甘蔗田里的汗水、连续调解时的沙哑、为群众奔忙时的尘土,有的是在乡村振兴第一线倾情投入、勉力工作的身影。“让(ràng)村民笑容更甜、日子(rìzi)更暖,就是我(wǒ)最好的答卷。”回望群山环抱的村落,这位纪检监察干部目光坚定从容,充满力量。
扎根大山写答卷,情系新寨焕新颜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