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壹点漫评|道德积分可兑换商品:公益不为变现,但需要更多鼓励

体育正文 158 0

壹点漫评|道德积分可兑换商品:公益不为变现,但需要更多鼓励

壹点漫评|道德积分可兑换商品:公益不为变现,但需要更多鼓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评论员(pínglùnyuán) 孔雨童 绘画 徐进 “做(zuò)公益,不但帮助了别人,还能拿到道德积分,在(zài)这个超市里买东西,这样挺好(hǎo)!”据媒体报道,在青岛莱西市嘉湖路,有常年做志愿者的爱心人士开了一家小雨滴积分超市,参加志愿活动皆可以(kěyǐ)在这里获得道德积分,并(bìng)换取专门的“代金券”,用来兑换商品。据悉,截至目前,超市已经采集积分15000余分,惠及4000余人。 公益不是为了变现,但公益确实需要鼓励。这家超市所探索的,是将善行(shànxíng)量化,“肉眼(ròuyǎn)可见”地(dì)回馈参与者,构建出一个不只停留于“抽象鼓励”的公益生态,提升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和可持续性。据报道,在莱西市小雨滴积分超市和其所属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所在的镇,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参与各式公益活动,如为困境老人提供上门(shàngmén)送餐、代购;为乡村留守儿童提供免费(miǎnfèi)的课后及假期托管(tuōguǎn)服务等。 这加强了一种认识:要重视善行(shànxíng)的“回声”;也需要更多方式方法,实现(shíxiàn)大众参与公益的良性循环,才能让雪球越滚越大。 类似(lèisì)的“奖励”机制,在当下一些社会场景中也能得(dé)见。此前,美团和饿了么两大外卖平台就相继推出了“青山计划”“蓝色星球计划”,点餐时(shí)选择“无需餐具”选项就能获赠奖励积分,可以认领荒漠公益林,兑换环保购物袋等;部分城市(chéngshì)还曾试点(shìdiǎn)过,购物时选择绿色自提方式能领到相应(xiāngyìng)的数字人民币红包奖励。据《中国环境报》账号报道,此前香港大学、北京大学等团队的研究显示,对不使用塑料餐具的顾客“奖励”可以显著减少一次性餐具的浪费(làngfèi)。 回到(huídào)青岛这家(zhèjiā)“公益变现”的超市,需要注意的是,要保证该机制的公平公正透明,避免(bìmiǎn)让“鼓励”变成“交换”,也要避免志愿者出现不良攀比或为了“奖励”的内卷,这会背离公益的本真。 “德者(dézhě)有得”值得提倡,推动公益事业发展很大(hěndà)一部分生命力在民间。我们乐见于在法律法规框架下,更多这样的创新实践。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sōusuǒ)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quánshěng)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壹点漫评|道德积分可兑换商品:公益不为变现,但需要更多鼓励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